第二節 打造制造業標志性產業鏈
堅持補短板與鍛長板相結合,以數字化、G端化、化、市場化為導向,聚焦視覺智能(數字安防)、生物醫藥與健康、智能計算、集成電路、網絡通信、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智能裝備、現代紡織與時尚等優勢L域,著力打造九大標志性產業鏈。健全“鏈長制”,完善供應鏈清單制度和重要企業數據庫,建立上下游企業共同體,增強產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到2025年,九大標志性產業鏈總產值突破1.2萬億元,基本形成與新制造業計劃相匹配的現代產業鏈體系。
附件: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聲明: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強化嘉興高鐵新城與上海虹橋商務區的雙節點定位,努力成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副中心,加強與嘉善高鐵新城區、桐鄉高鐵新城等城市新興增長極
杭紹臺高速嵊州段率先建成通車,紹興港嵊州港區中心作業區碼頭基本建成,5G通訊與安防設備、晶越碳化硅晶圓等一批大好高項目接連簽約落戶
大灣區大都市區大通道大花園建設、甬舟一體化等戰略實施中找準戰略結合點、明確發力方向,建設浙江舟山群島新區2.0、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升級版
發揮衢州國際經貿中心等平臺功能,推動對外貿易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創建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衢州聯動創新區,大力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
推進紹興至諸暨市域鐵路(S2)、紹興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謀劃紹興至嵊新市域鐵路(S3),打造一站式軌道交通出行服務
以加快建設五城五高地為重要支撐,全力做強第三極、建好南大門,力爭邁上萬億級地區生產總值、千億級地方財政收入、百萬級新增人才的發展新臺階
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成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第一城,基本形成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基本建成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合力共建奉賢—龍泉雙創園、蕭山—龍泉科創園、秀洲—龍泉智造園、平湖—龍泉產業園、錢塘新區生態補償特別合作區、松江—龍泉產業飛地
建成法治南平、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綠色生活方式廣泛形成,美麗南平基本建成,平安南平建設達到更高水平,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籌建麗水技師學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支持麗水學院建設服務高質量綠色發展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加快融入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更好發揮衢州國際經貿中心等平臺功能,積極開展國際經貿合作洽談活動。創建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衢州聯動創新區,探索開展差異化自主創新
實現杭長客專、浙贛鐵路、杭溫高鐵、金甬鐵路、金義東城際輕軌5條鐵路互聯互通,義烏站成為浙江第二大高鐵站,實現義烏與長三角主要城市間高鐵直連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