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新一輪信息技術和科技革命發展浪潮,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以數字化應用為牽引,以制度供給創新為保障,統籌謀劃,整體跟進,重點突破,著力實施八大行動,加快構建全省數字經濟生態體系。通過三年的努力,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G,“物聯江西”“智聯江西”加快建設,部分L域走在全國前列。到2022年底,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26%以上,達到1.5萬億元以上,力爭成為全國移動物聯網示范應用的標桿區、全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先行區、全國數字終端制造的集聚區、全國數字化治理應用的示范區、虛擬現實(VR)中心,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新G地。
附件:關于印發江西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聲明: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江西省G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培育的一號工程,將為江西省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數據綜合承載能力,支撐江西省數字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選派千名企業科技特派員,進入江西省百個開發區,積J推動江西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G質量發展,推進政府科技決策工作規范化,科學化
贛府發〔2022〕7號,100%的新建居住小區按標準要求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基本建成“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60%以上
贛府發〔2022〕1號,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總產量穩定在430億斤以上,G標準農田面積達到3079萬畝,可支配收入達到23800元左右
贛市監法〔2022〕3號,數字經濟市場主體依法平等準入,嚴禁擅自加碼增添負面清單內容,推行一照多址,一證多址改革,簡化住所登記
贛府發〔2022〕10號,新增國家重點實驗室等G水平研究平臺12個;承擔科研項目4200余項;培養中小學學科帶頭人0.5萬余名,骨干教師1萬余名
湖府辦字〔2022〕13號,支持縣殯儀館,城鄉公益性示范性殯葬服務設施建設,提G骨灰入葬骨灰堂(公墓)或在指定區域內節地生態安葬比例
金融業增加值達到 800億元,占 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本外幣存貸款增速保持不低于9%和13.5%的較G增長速度;映山紅行動深入推進
宜府辦發〔2022〕19號;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達到15萬人次以上
宜府發〔2022〕14號;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G;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質量逐漸提升;G品質多樣化生活服務快速發展
贛建城〔2022〕19號;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生態安全格局得到有效保護和修復;污水收集處理效能明顯提G
贛府發〔2022〕13號;G標準農田面積達到3079萬畝;單位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20%;治理廢棄露天礦山1840座;基本比例尺地圖更新與建庫6192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