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大力推進解決“停車難”,通過制度創新、共享模式,讓車位“活”起來。由合肥城泊開發的合肥市智慧停車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逐步建立起全市統一的停車資源管理一體化平臺,從全局到部分實現“停車數據一張網”“停車一張圖”智慧大屏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合肥停車APP用戶數新增139萬,達269萬;年度服務停車2455萬余次;車主自主支付1571萬余筆,占比達63.8%;新增停車場15個,新增停車泊位4294個;新建停車誘導屏65個,累計已建設166個;共享停車場15個,共享泊位數2308個;服務范圍擴展至合肥G新區,實現停車服務全城區覆蓋。
附件:《合肥城市大腦·城市立體交通數據分析報告·2020》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建設5G基站超8000個,完成5000余個NB-IoT物理站點部署,長三角(合肥)數字科技中心、中國電信(安徽)大數據產業園、合肥先進計算中心、京東云等數據中心開工建設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0億元左右,財政收入37.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57.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億元,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經濟增長。
編制省級監管事項目錄清單1120條,省、市、縣三級檢查類實施清單6.7萬條,向國家監管系統上報數據7200萬條,入庫量位居全國第4位
安徽上市公司總數達116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05家,在全國排名第9,比上年同期上升1個位次。另有港股上市公司13家,國外上市公司1家。
建立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制定本方案。
海螺集團5G+智能工廠升級版、寶武馬鋼5G智慧礦山智慧料廠、德易電子5G+遠程智慧醫療、合力叉車5G無人駕駛、奇瑞汽車5G+AI機器視覺智能制造、科大智能5G+能源物聯網、環新集團5G智慧工廠
到2022年,基本建成泛在感知、高速連接、協同計算、智能決策、綠色安全、服務民生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保障措施六個方面對本市5G發展做出規劃,全面考慮本市優勢和不足,提出主要任務為“一、實施‘一五六六’行動計劃;二、實施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一、加快5G基礎設施建設,二、促進5G產業發展, 三、深化5G產業領域應用,四、拓展5G社會領域應用示范,五、強化5G安全體系建設
安徽2省委書記李錦斌在阜陽下達開工令!261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在傳統養老產業的基礎上,深度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及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中國聲谷人工智能新基建項目,包括社會治理新技術基礎設施類項目、民生服務新技術基礎設施類項目和生產制造新技術基礎設施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