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國家重大戰略多面實施,深圳先行示范區開局良好。習近平總書記、黨作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戰略部署,賦予廣東重大歷史使命。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港珠澳大橋、廣深港G鐵等標志性工程建成通車,新橫琴口岸、蓮塘/香園圍口岸正式開通。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展順利,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加快形成,光明科學城、鬆山湖科學城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穩步推進。大力推動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實施境外G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科研資金跨境使用、與港澳共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政策措施,“灣區通”工程取得明顯成效。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重大合作平臺加快建設,新注冊港資企業1.3萬家、澳資企業3280家。深交所創業板注冊制、廣州期貨交易所等重大改革落地實施。
附件:廣東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
【聲明: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實現生產總值1119.1億元、增長3.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0.1億元、增長6.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0.8億元、增長1.3%
生產總值增長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0.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6.2%
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進出口總額增長3.5%,穩住了經濟基本盤,經受住了大戰大考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45.7億元、增長4.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1%
浙江省生產總值達到64613億元,比上年增長3.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8%,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分別增長4.2%和6.9%,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十方面民生實事圓滿完成
科技賦能等項目710個,新增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124條,培育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21家,新增上云上平臺企業1000家,篩選培育明星梯隊企業141家。
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分別達到5個和31個,院士工作站達到114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比2015年增長3.5倍,各類市場主體達到283.5萬戶,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增長40.4%、達到5400戶
經濟總量超過5900億元,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110億美元,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8427億元、6969億元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0億元、增長5.3%;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4.2億元、增長6.5%;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5273元和39277元,分別增長5.3%和6.7%
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61.01%和60.48%,PM2.5濃度、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分別達45微克/立方米和73.2%,國省考斷面優Ⅲ水體比例達92.3%、高于省定約束性指標19.2個百分點
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8%。
證券市場籌資額、現貨黃金交易量、原油期貨市場規模等均位居世界前三,口岸貿易總額繼續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1年蟬聯世界第一,上海機場航空貨郵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