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公眾移動通信5G基站站址布局專項規劃修編,實現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建成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全國批5G商用試點城市,5G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到2022年全市5G站址6.7萬個(含儲備站址),累計建成3.89萬個5G基站,全市5G用戶數1500萬戶。加強5Gd立組網(SA)建設,擴大700MHz頻段廣電5G網絡試驗和建設規模,加快廣電5G核心網華南中心節點建設,推進廣電5G信號全覆蓋,爭取成為廣電5G批商用城市之一。在政務服務、電網、公安、應急管理、船舶、石化、軌道交通、專業園區等重點行業和L域建設5G專網,開展5G專網實驗網建設。提速建設智慧燈桿,到2022年底力爭建成智慧燈桿3.4萬根。開展5G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加快布局建設黃埔“5G+智能制造”、番禺“5G+智能網聯汽車”、白云“5G+智慧物流”、越秀“5G+超G清視頻”、南沙“5G+無人碼頭”等5G應用產業園,建設南沙“5G+政務服務大廳”,打造J5G產業融合應用示范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公安局、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文化廣電旅游局、應急管理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越秀、白云、黃埔、番禺、南沙區政府,電信廣州分公司、移動廣州分公司、聯通廣州分公司、鐵塔廣州市分公司、珠江數碼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附件:關于印發廣州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聲明: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提出了深圳市加快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第一章主要介紹了加快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深圳市篩選出十二大細分領域給予重點扶持:高端軟件產業、人工智能產業、區塊鏈產業、大數據產業、云計算產業、信息安全產業、互聯網產業、工業互聯網產業、智慧城市產業、金融科技產業、電子商務產業、數字創意產業
到2023年,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突破1900億元,年均增速6.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突破9000億元,年均增速15.3%
鼓勵5G與垂直行業的融合應用。支持5G技術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超高清視頻、智能無人系統、文化娛樂等場景的應用,按不超過軟、硬件實際投資的20%給予資助,最高2000萬元
到2022年,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要達到5萬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超過1.4萬億元,5G基站、窄帶物聯網基站規模保持全國第一
(一)、跨界基礎設施建設及通關便利化 (二)、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三)、促進現代服務業合作(包括金融業合作、專業服務、文化和旅游合作) (四)、推進教育、人才和青年合作
總體目標為完成全市中心六區全天準停泊位路段150條,全天準停泊位4322個、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泊位175個納入到城市道路停車管理信息化建設范疇,實現城市道路停車精細化管理、停車數據動態更新、實時共享
本行動計劃所指智能機器人產業主要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無人機(船)等,共有省級機器人骨干(培育)企業86家。2019年,全省智能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325億元
進行數字化的地方志圖書資料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省、市、 縣地方志工作機構出版的新編志書、綜合年鑒、地方史、期刊、地情書 等新圖書資料;二是舊志、民國年鑒等以文言文
最高獎勵1億元,真金白銀促發展,珠海將發起設立規模100億元的“珠海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支持珠海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創新生態系統建設
珠府辦〔2020〕13號,到2025年,珠海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規模達到1000億元,支撐和帶動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
生活用品,應急物品,應急工具,麥重物品及,文件組,洗漱用品,衣物,防疫用品,逃生工具,求救聯絡工 具,生存救助工 具,醫用急救工 具